PICO 4是字节跳动真正意义上推出的第一款硬件产品,选择全球发布会早于中国发布会也彰显字节跳动在全球元宇宙布局的决心。
与PICO Neo 3相比,PICO 4也是字节跳动从oculus quest 2的追随者向全球VR领军企业目标过渡的重要节点产品。
那PICO 4究竟表现如何?能不能担起字节跳动对抗meta的元宇宙愿景?它与目前市面上的竞品相比到底有何优势?
我们先来看下PICO 4相对主要竞品的具体参数

相对于上一代Neo3,PICO4在硬件参数上全面提升
- 透镜方案带来的整体轻量化:Pancake有效降低了头显的重量,相对Neo3头显部分减轻100g
- FOV和分辨率提升带来更加清晰的显示效果;
- 彩色透视的应用,解锁更多MR的应用可能
- pro版本上提供面部识别和眼球追踪,可以表现眼神和面部表情解锁全新体验
- 瞳距调节升级为电驱无极
- 手柄重新设计,引入宽频马达

机器的主控芯片并没有变化,所以大概率与Neo 3软件适配。对于独占应用Just Dance 4,不知道是否会用到透视摄像头,可能造成现有Neo3用户无法使用。
与其他采用pancake的主要竞品(YVR2,创维Pancake1)相比,PICO 4在显示质量,识别水平上均领先于对手;关键的价格上,比竞品要低25-40%,是目前最具性价比,功能最强的VR一体机。
抛开这些纸面的参数,具体这款产品如何,有幸在第一时间拿到了PICO 4的测试机器,从普通用户视角来谈谈这次新产品的感受
A开箱与静态体验
A1开箱:
整个产品外包装简介,外包装上和三代相似,展示主要应用,比较遗憾的是没有一个是PICO 4的首发或新应用



整体内包装,比neo 3高档,硬板纸做成的一体成型的主机卡槽很有苹果感


拿起头盔的一瞬间,我明白为啥盒子变大了:整个头盔的绑带部分,全都变成硬材质连接,所以整个头盔的长度并不能像neo3那样吧电池仓和头显贴近放在一起来压缩体积。
这个体积,完美兼容原装PU包,虽然不能卡入Neo3的卡槽,但是放在头盔下面也没有任何违和感。

A2 头戴部分静态体验
头显部分,相比Neo3更加轻薄,但作为普通用户,体感差别并不是那么明显,上头以后感觉重量确实轻一点,但不明显。

Neo 3 626g VS PICO 4 586g


除了重量减轻以外,头显部分按键和操作改动也很大,音量开关移到了头显的右边支架上,上头以后调整更加方便。电源键则放在头显主体的右侧,而USB-C接口移到左侧;正前方增加了另一枚彩色高清摄像头,用于彩色透视;其他的PICO键,确认键和返回的物理按键全都取消了。
头显和绑带支架之间的连接做成可以活动,上头操作更方便,先套入眼睛,然后将支架下翻套在头上就完成了





泡棉和眼镜支架,一眼看上去和neo3一致,但取下后再安装的时候发现升级成磁吸,满满高级感,且吸得很牢固,使我一开始摘下的时候以为是卡口设计


A3 手柄静态体验
新的手柄设计提升明显的,握感更舒适,手柄头部的圆环改成贯穿带以后避免了两个手柄互相碰撞的几率;同时这种设计提高手柄的追踪精度

PICO 4的手柄完全重新设计了电池仓改为弹出式,大幅改进了电池的牢固性和换电池的方便性,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充电的一体式设计


总体来说手柄部分相对Neo 3手柄升级明显,是比头显部分更能直观感受到的“升级”;
升级带来的副产品是手柄重量上升,但是由于重量配比设计合理,整体上手感觉不明显


总结
从静态部分体验来说,PICO 4相对neo3在设计水平,人体工程学,舒适程度上有提升
相对而言,头显升级不明显,而在手柄部分升级巨大,而这一手柄可能也决定了PICO 4与neo3真正拉开差距的地方。
B 开机体验
B1 画质和清晰度
打开电源以后,首先是一个简短的教程,介绍了手柄连接方法和配置
整体显示效果直观感受比Neo3更加清晰,FOV从98到105的增加在我这个小白这边区分不太明显, 但是PPI提升确实带来可见的画质的提升,纱窗效应比原来好不少,边缘畸变和清晰度也有一定提升。
B2 系统界面
PICO4内置系统是OS 5.0,整体风格和苹果更加靠拢,下部是dock栏,设置功能在dock栏的最右边,点击以后弹出设置页面,后部推荐界面会变灰,使得所有操作聚焦前景
电量,安全区设置,投屏等都在这个launch pad中完成
新系统取消了按压PICO键进入截图/安全区设置的快捷路径,这个改动对于Neo3用户来说需要一定时间适应






B3 多任务
新系统更好支持多任务,进入PICO视频以后,按压PICO键,弹出全新设计的dock,可以在应用不退出的情况下使用系统级应用,包括运动中心,系统设置等,这个对于做运动任务来说方便很多


目前多任务处理能力还是有限,无法达到安卓手机程度。比如在点击应用中心时,提示需要退出PICO视频才能进入。期待今后提供更好用的多任务模式

B4 助手连接
PicoVR助手端接入PICO4以后, 相应图标也变成PICO 4,应用商店页面也显示PICO 4选项


B5 应用兼容
应用管理中可见本人账号下的所有应用,目前还存在不适配PICO 4的应用(如战斧传说),但鉴于芯片配置相同,今后适配应该没问题。

B6 彩色穿透
PICO 4一个很大的提升是彩色穿透,实际体验比黑白好很多,虽然是单目摄

像头,但应该是用了比较好的算法来解决畸变和景深问题,表现高于预期


目前版本不含手势识别和轻世界,将会在正式上市后推送OTA更新
总结:PICO 4的清晰度,电动瞳距调节和重新设计的多任务呈现给我比较深的印象,彩色穿透绝对是相比上一代产品质变,但是从应用角度而言,目前并没有为PICO4优化的应用,也没有使用彩色穿透的应用,期待出现新的MR应用
C.游戏动态体验
回到PICO 4主性能上,让我们看看这个新头盔,OS和手柄组合有什么体验提升。我选择了3款游戏来体验,分别是凛冬,VFC和Hitstream;
C1 灭亡之后:凛冬
凛冬是最热门的多人射击游戏之一;可最新版上线卡顿掉线频繁;掉线前通常伴随主机画面停顿,我猜想是机器处理能力更不上导致整个队伍掉线。用PICO 4登录以后,进入游戏直观感受是清晰度提升,更锐利;做主机组队以后,整个过程很稳,没有出现画面卡顿的状态,整个恐怖图过的也顺利 (同一地图模式时候使用neo 3做主机,恐怖模式4人,打完第一波不掉线就很好了)不清楚这是8G内存带来的提升还是新的软硬件配合的结果。
使用手动换弹的确感觉好很多,手柄之间不再容易碰撞,手柄离开头显近了以后(比如瞄准),也没有出现漂移

C2 Hitstream
Hitstream 对手柄追踪要求比较高,使用Neo3的时候,用力挥拳有很大几率手柄丢失,我在3台neo3上都有相同体验。使用PICO4 打了场景3的30分钟,基本都是出重拳,整个过程只出现了一次大概2-3秒的右手柄丢失,其余正常,整体力度接近39000,且中间一段因为测试录屏漏掉的,手柄追踪水平我大致是满意的。

比较意外的手柄的手握感相比上代的手柄在拳击类的游戏中体验下降的。贯穿式的追踪环设计使得手柄底部有追踪环的连接,而整个手柄长度是比较短的;
在拳击类游戏应用中,为了避免触碰拌机和侧握键,通常会拿在手柄比较靠下的位置,这种握法在neo3手柄上没有问题,但是在PICO4手柄上,无名指和小指会碰到追踪环的连接处,感觉不舒服,比较搁手(上图为正常握法,下图是拳击类应用时的握法)

C3 VFC
在Neo3的VFC使用过程中,丢失手柄和误触碰PICO键调出系统截屏画面,或者自动截屏是我经常碰到的问题,也是VFC体验不佳的最主要原因。
使用PICO4 体验以后发现,基本问题全都解决了,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手柄跟踪丢失或者系统界面唤醒的问题。
总结:
从三款游戏的动态体验上,PICO4在画质上相对前一代更好,手柄追踪提升明显,但是新手柄设计带来一些特定应用体验不理想。
更大内存和系统的优化升级也使得稳定性更好。对于追求手柄跟踪的音游、运动玩家PICO 4可能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选择。
比较遗憾的是目前宽频马达并没有在我尝试的几款应用中得到充分体现。
D 续航
PICO 4与前一代一样采用5300毫安电池,我在开机60%电的情况下,系统设置,浏览,截图,大概20分钟,然后凛冬30-40分钟左右,机器就自动关机了。
20%电量提醒以后,在凛冬里约10分钟就自动关机,并没有10%电量的再次提醒。
重新充满电以后,PICO视频15-20分钟,Hitstream 40分钟,然后再加上5分钟的VFC,目前还剩下50%电量。
从这个角度估计整体续航在2小时左右,比我手上半年时间的Neo 3要短20-30分钟。
总体评价:
从静态开箱,到开机设置,到动态游戏和应用体验,PICO 4对于前一代产品在多方面得到提升;主要的感知进步来自
- 画质提高 (主要是PPI的提升)
- 标准配置从6g内存提升到8g,对于应用运行更流畅
- 舒适度提升:磁吸泡棉,眼镜支架和无级瞳距调节
- 手柄:追踪精度提升,电池仓重新设计,手柄不容易误触碰键位,以及左右手柄不容易打架;同时宽频震动带来触觉体验上升
- 操作系统和硬件优化:比如更加不容易卡顿,以及新设计的多任务窗口和投屏
- 彩色透视带来的MR应用可能性
主要不达预期在于
- 主要处理芯片,电池规格与前代产品一致,只能期待Pico团队通过进一步优化在现有芯片组合上进一步挖掘潜力
- FoV提升效果不明显,
- 手柄设计对于特定应用考虑欠妥,手柄偏短,对于男性用户,在上文提到的拳击类应用使用中,无名指和小指会碰到追踪环
- Pancake的轻量化没有得到足够体现(总重量减轻5%,感知不是很明显)
- 续航感觉不如前一代产品(可能和定位追踪精度,和显示提升有关)
目前PICO4的价格已经公布,2799 256G的价格,在国内国际市场是很有竞争力的,对于初次入手VR一体设备的用户,PICO 4是目前市面上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价格低于主要竞品,且体验全面超越。
对于目前Neo 3的用户,总体的提升在于画质的优化(但是不是质变),手柄追踪的提升,以及宽频震动马达带来的体验提升,如果对于这几方面有强烈需求的用户,是很好的升级选择。
对于普通Neo3 用户,目前应用池上PICO4与Neo 3没有区别,建议等几个月看看是否有应用PICO 4 MR的新应用,或者充分利用新一代宽频马达的应用推出后再做决定。
对于预算充分的用户,建议直接年底购入Pro 版,眼动和面部追踪能够解锁更多有趣的社交应用
原文转载自:【pico论坛】https://bbs.picoxr.com/post/7148373885384130596
原文链接:【VR游戏网】https://vr.lxybaike.com/blog/2260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请先
!